宋之问〔唐代〕
邦家锡宠光,存没贵忠良。遂裂山河地,追尊父子王。
人悲槐里月,马踏槿原霜。别向天京北,悠悠此路长。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禅人写真求赞
释正觉 〔宋代〕
送传明府之南安
胡仲弓 〔宋代〕
再次韵
陈造 〔宋代〕
潘弱庵招游极乐寺余以事未至 其一
郑孝胥 〔清代〕
春归人去转悽其,诗社阑珊欲付谁?如许污人尘十丈,闭门花事不嫌迟。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
杨维桢 〔元代〕
学诗
高斯得 〔宋代〕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赵蕃 〔宋代〕
盖竹庙
刘克庄 〔宋代〕
次韵仲退元日
徐瑞 〔宋代〕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
苏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