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垓下歌

项羽 项羽〔两汉〕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可时运不济宝马也再难奔驰。
乌骓马不前进了我又能怎样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注释
垓(gāi)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固镇县濠城镇。
兮:文言助词,类似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
骓(zhuī):意为顶级宝马。
虞:即虞姬。
奈何:怎样;怎么办。
奈若何:拿你怎么办。若,你。

赏析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项羽概括了自己叱吒风云的业绩。项羽是将门之子,少年气盛,力能扛鼎,才气超群。他胸怀大志,面对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敢于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项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23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投入起义的大潮,成了诸路起义首领中的佼佼者。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与几倍于己的秦军进行浴血奋战,奇迹般地灭了秦军主力,被各路诸侯推举为“上将军”。此后,项所向披靡,直至进军咸阳,自封为西楚霸王。但从这一句诗中也可以看出,项羽夸大了个人的力量,这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时不利兮骓不逝”,天时不利,连乌骓马也不肯前进了。项羽不是新时代的骄子,而是旧制度的牺牲品。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之中,他虽然与汉军大战七十,小战半百,打了不少胜仗,但仍是匹夫之勇,既不善于用人,更不会审时度势,他的失败根本不是什么天意,全是咎由自取。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项羽被汉军追及,撤至垓下,陷入汉军重围,以致众叛亲离,帐内只剩下他心爱的虞美人。他夜不能寐,与虞姬悄然相对,借酒浇愁。突然,四面传来阵阵楚歜,项羽愕然失色,惊呼 “汉皆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姬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姬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无比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虞姬也很悲伤,眼含热泪,起而舞剑,边舞边歌,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项王歌》)歌罢,自刎身亡,非常悲壮。

  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令人赞叹。《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

创作背景

  项羽被困,误认为汉军已经把楚国的全占领了,他慌张地从床上爬起来,饮酒消愁。看着即将永别的美人,看着心爱的骏马,忍不住唱出了这首慷慨悲凉的《垓下歌》。作诗之后,项羽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简析

  《垓下歌》是项羽在垓下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诗。此诗概括了诗人平生的业绩和豪气,表达了他对美人和名驹的怜惜,抒发了他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下那种充满怨愤却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叱咤风云的气概,篇幅虽短小,却表现出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个人的渺小无力而沉重叹息。

项羽

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长江段西)边自刎。项羽至今为止一直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勇猛的著名武将,称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猜您喜欢

读老子传

陆游陆游 〔宋代〕

巍巍阙里与天崇,礼乐诗书万世宗。
但说周公曾入梦,宁於老氏叹犹龙?

送信讲师

陆文圭陆文圭 〔元代〕

过士脱名检,高人落林丘。
骨性未应殊,作用科不侔。
讲师得三昧,宗学贯九流。
曾对树说法,解使石点头。
劫火焚地水,慈云认公楸。
报恩心种种,阅古事悠悠。
香火三生顾,因缘再世游。
文辞重柳请,衣服许堤留。
刀勒翻短褐,博雅惚前修。

别鹤

薛嵎薛嵎 〔宋代〕

见说瀛洲万里程,相思犹凯下青冥。
已归天上神仙籍,不就人间饮啄腥。
昨夜月明如失友,故园笼在且休扃。
邻家亦有雏堪待,丹顶微微振薄翎。

南华五十韵

朱翌朱翌 〔宋代〕

乡里黄梅接,家居祖刹邻。
常闻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坚有悬腰石,空无拂镜尘。
已舂诸米熟,自识本心真。
拄杖敲顽质,袈裟绕净身。
衣传千古信,法待五年抻。
拨棹烦师送,投林避众嗔。
风幡俱不动,金瓦定非伦。
汝听宜皆谛,吾言决可遵。
由兹开顿教,为世作良因。
叶坠虽归本,烟斜不向新。
铃声鸣白塔,雾气走黄巾。
塑手藏衣袭,闰姝败钵唇。
全提诸佛印,开尽一花春。
代代灯灯续,尘尘刹刹均。
性天南北合,道德帝王亲。
歌鼓昭陵日,梯航外国珍。
庄严及山谷,赐予山金银。
龙翥开飞帛,春温布縯纶。
镇安清净境,奔走护持神。
楼阁三千界,香灯十二辰。
苏铭模妙墨,柳记刻丰珉。
自昔炎荒地,常容放逐臣。
流人悲去越,从者病居陈。
庚子保忧鹏,春秋谩感麟。
足生行路繭,眉结念亲颦。
卜吐千瓶水,官分十束薪。
九韶先幸舜,五岭后通秦。
气候今无瘴,人情古亦惇。
何尝疏北客,剩喜预嘉宾。
鼓角催归梦,江湖动钓缗。
时花开有信,山果种生仁。
武水长怀古,曹溪每问津。
端居七里郭,相望一由旬。
抱被来投宿,闻钟起及晨。
自怜终北向,天遣试南询。
竟日云垂地,通宵雨溅茵。
桥横一滴上,雀见五方驯。
飞锡泉香发,连山宝气振。
杖寻桃竹把,佩采楚兰纫。
大礼行郊次,洪恩浃海滨。
稍宽三面纲,归作再生民。
甫里将收栗,松江细煮莼。
橘怀工戏彩,萱背更栽椿。
风急团云絮,霜清洗月轮。
治行今数日,问信不嫌频。
三宿真成恋,诸寮且遍巡。
斗茶夸雇渚,羹芋说西岷。
寺有坛经旧,谁知祖意谆。
持归化岭北,大地免沉沦。

苦热和袁应祥用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

郭印郭印 〔宋代〕

呼吸一寒暑,三界本无家。
人间自火宅,未老发先华。

过陂子迳五十余里,乔木蔽天,遣闷七绝句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晚风寂寂树阴阴,松不悲鸣竹不吟。
只有清泉逢白石,向人剌口说山林。

送黑翠峰参戎赴留都不觉发江湖廊庙之悃

湛若水湛若水 〔明代〕

黑公自名将,倾盖禺山坡。谈兵樽俎间,只手提天戈。

适当喉舌地,国脉在运河。锁钥固荣卫,腹心赖调和。

文武有吉甫,庙算帝心嘉。忠信挞秦楚,一心不在多。

倭奴偏水战,出没淩苍波。短兵慎相接,长技我爪哇。

丈人出奇计,攻守万无差。吾有进取策,并用夫如何。

请调三土州,家兵强莫过。亲裹土粮来,无费我公家。

功成酬以爵,否则削有加。乌艚绝港口,众兵如刈麻。

二策须兼举,相与灭么么。钟鼓闻天地,晏眠嬉且歌。

拼音 注释 译文

书愤

陆游陆游 〔宋代〕

清汴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番生。
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惯渎齐盟。
蓬窗老抱横行路,未敢随人说弭兵。

摘红英•客中闻卖花声

彭孙遹彭孙遹 〔清代〕

东风景。吹芳信。卖花声隔墙头粉。耽人恨。教人困。

赊得春光,为谁簪鬓。

青儿嫩。红儿褪。梦回蝴蝶难重认。情儿闷。心儿忖。

别来几日,玫瑰开尽。

听松轩为丹丘杜高士作

张翥张翥 〔元代〕

长松千树拥前荣,虚籁还从树底鸣。
一片海涛云杪堕,几番山雨月中生。
茶香夜煮苓泉活,琴思秋翻鹤帐清。
安得南华老仙伯,相随轩上说风声。
© 2023 赋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