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夜吟敲落霜红,船傍枫桥系。相思不管年华,唤酒吴娃市。因话、驻马新堤步秋绮。
淮楚尾。暮云送、人千里。细雨南楼,香密锦温曾醉。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为语梦窗憔悴。

注释

⑴荔枝香近:词牌名。《词谱》:“《唐史·乐志》:‘帝幸骊山,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长生殿,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荔枝香》’。《碧鸡漫志》:‘今歇指调、大石调,皆有近拍,不知何者为本曲?’按《荔枝香》有两体,七十六字者始自柳永《乐章集》注“歇指调”;七十三字者始自周邦彦,一名《荔枝香近》。”此词双调,七十六字。前片七句,四仄韵;后片七句,五仄韵。
⑵南徐:即今江苏镇江。朱祖谋笺:《宋史·地理志》:元嘉八年立南徐郡,以东海为治下郡,以丹徒属焉。
⑶雁:一本作“淮”。
⑷话:一本作“诘”。
⑸驻马:一本作“车”。

鉴赏

  “锦带”两句,点题。言友人锦衣玉带,身佩吴钩宝剑,将要奔赴当时的军事重镇——南徐(镇江)。词人祝愿友人,这次能随军出发,直捣北方留宿着大雁的沙滩畔(即深入敌占区)。“夜吟”两句,点出送友的时间与地点。“霜红”,即深秋红枫叶;“枫桥”,在苏州阊门西边。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可证明枫桥至少在唐时已成为苏州一个繁忙的水运码头。此言在一个深秋傍晚,词人至枫桥码头送友人赴南徐,并即席赋词。为填好这首送别词,他反复吟哦,并以手拍击旁边的枫树以协律,以至把火红的枫叶也震落下来。“相思”两句是说:我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与你这位年青的朋友却是情投意合,结成了“不管年华”的忘年交。因此,对于你的奔赴前线,我将会时时惦记。两人站在岸边殷殷话别,意犹未尽,索兴相携同去一家小酒店内,命卖酒女酌酒,复叙离别之情。“因话”一句承前,酒中重开话题。两个人酌酒言别,自然引发出对往昔的回忆,特别是两人在秋日中相处在一起的过程最容易因触景而提到。因而就提起了在过去的一个秋日里,两个人曾驻马在杭州苏堤,并沿堤步行共赏西湖中秋水一色的那一段往日里的美事。“新堤”,指苏堤。因苏堤是北宋苏轼在公元1090年(宋哲宗元祐五年)知杭州时所修,至词人任职苏州仓幕,时在公元1232年(宋理宗绍定五年)至1245年(嘉熙五年),相隔至多一百五十余年,所以梦窗称之为“新堤”。

  “淮楚尾”两句,由送友转入辞别恋人。言词人又想起也是这样一个秋日的黄昏,却在不同的地点与自己的恋人话别。“淮楚尾”,即淮头楚尾,古时指江西省,这里泛指江南。“细雨”两句,承前。言自己过去在如烟般的秋雨笼罩下的“南楼”,与这位恋人相处,曾使他心迷神醉。那南楼中香气袭人,锦衾温暖,令他至今难忘。“花谷”三句是说:旧时的“南楼”谅必还在那儿吧?如果你到了那里,碰巧遇到这位艳若桃李的我的小恋人,请一定替我转告:我因为思念她的缘故,弄得如今十分消瘦。柳永《凤栖梧》词有“为伊消得人憔悴”句,梦窗即用此意作结。“花谷”,即指前句的“南楼”。下片从与友话旧送别,自然带出思念昔日的恋人,可见这位友人与作者的关系并非泛泛可比。▲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您喜欢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

佚名佚名 〔南北朝〕

华山畿,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芜湖

董嗣杲董嗣杲 〔宋代〕

规规安利欲,扰扰竞光阴。
男邑濒江尾,商家截市心。
炎凉难洗荡,风月易招寻。
见说圩田熟,欣逢节序临。

潇湘八景画·潇湘夜雨

朱瞻基朱瞻基 〔明代〕

浓云如墨黯江树,九疑山迷天色暮。
苍松岩下客维舟,鱼龙鼓舞飞烟雾。
但见长空风雨来,势与云梦相周回。
三湘淋漓泻银竹,七泽汹涌翻春雷。
长江横绝巴陵北,一水悠悠漾空碧。
洪涛巨涨顷刻中,虹桥隐隐无人迹。
前溪遥见野人家,槿篱茅屋半欹斜。
高楼谁得江湖趣,坐听潇潇对烛花。
隔浦钟声来远寺,晓色苍凉喜开霁。
青天万里白云收,满目湘山翠欲流。

送王敬之行人使高丽

王缜王缜 〔明代〕

使君一点度辽城,千里騑騑四牡轻。玉节遥从天上至,锦袍偏照海边明。

山围城郭玄菟在,江定风波绿鸭平。想得少年惊绝域,半誇麟凤半蓬瀛。

读韩文诗

释智圆释智圆 〔宋代〕

女娲链五石,能补青天缺。
共工触不周,能令地维绝。
杨孟既云没,儒风几残灭。
妖辞惑常听,淫文蠹石说。
南朝尚徐庾,唐兴重卢骆。
雕篆斗呈巧,仁义咸遗落。
王霸道不明,烟花心所托。
文不可终否,天山韩吏部。
叱伪俾归真,鞭今使复古。
异端维既绝,儒宗缺皆补。
高文七百篇,炳若日月悬。
力扶姬孔道,手持文章权。
来者知尊儒,孰不由兹焉。
我生好古风,服读长洒蒙。
何必唐一经,文道方可崇。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闻说朝家念履簪,朵颐安肯学羊斟。
批涂曾举词臣职,芹曝终怀野老心。
晓镜鬓须难染摘,夜檠手口尚披吟。
世间蚓窍更鸣和,未识王孙半岭音。

雨中看紫芍药

黄氏黄氏 〔明代〕

妆楼初下自倾成,冉冉香生绣户清。
厌说广陵春色暮,胭脂和泪雨中倾。

韩世忠湖上骑驴图

张璨张璨 〔明代〕

神州难复旧山河,散尽熊貔事讲和。
驴背看来犹?铄,朝廷谁说召廉颇。

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

邵雍邵雍 〔宋代〕

君为陕县令,我实康公孙。
始祖有遗烈,托君访春存。
夫君有诗来,题云石柱村。
石柱之始立,於古无所根。
就勒分陕铭,惟唐人之言。
既历年所多,首尾无完文。
难以从考正,将焉求其源。
我患读书寡。知识无过人。
经书史传外,不能破群昏。
从长卿公羊,宜自陕而分。
从君陈毕命,宜成周而云。
二者兼取之,於义似或尊。
分政东西郊,可以陕洛论。
此说如近之,庶几缓纷纭。
甘棠之蔽芾,石柱之青新。
当时之盛事,予不得而亲。
二南之正化,二公之清芬。
千载之美谈,予可得而闻。
弃经而任传,儒者固不遵。
作诗以明之,驰此庸报君。

咏史上·光武

陈普陈普 〔宋代〕

丙夜沈沈讲未亭,故人重话旧时灯。
半篇说命良依约,舜典周官总未曾。
© 2023 赋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