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

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
作者《李曾伯》的诗文

自和山房十咏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萧萧风籁助清吟,秋去冬来令又更。
惟有老禅都不管,任它檐铎作何声。

庚戌题雪观用方孚若韵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才见春从沙际归,堂堂背我迅於飞。
病余窥圃心成怯,老去登楼力苦微。
岸柳含烟犹绿瘦,海棠裛雨正红肥。
山川信美非吾土,强作清吟祗遂非。

因赋风筝与黄郎偶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竹君为骨楮君身,学得飞鸢羽样轻。
出手能施千丈缕,举头可问九霄程。
高穷寥旷宁无力,少假扶摇即有声。
所惜峥嵘能几日,儿曹偻指已清明。

送翟简卿制参赴南安二首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渡江华阀尚毡青,人物林中早有声。
官辙久更谙世路,边筹熟试洞戎情。
整镳向阙人多羡,出幕持麾古所荣。
盍为王言留禁闼,美才可止仅专城。

水龙吟·此花迥绝他花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此花迥绝他花,湘中不减吴中盛。疑从太华,分来岳麓,根荄玉井。炬列千红,盖擎万绿,织成云锦。向壶天清暑,风梳露洗,尘不染、香成阵。好似一番雨过,似轻鬟、晚临妆镜。阿环浴罢,珠横翠乱,芳肌犹润。载月同游,隔花共语,酒边清兴。问六郎、凝伫多时,公不饮、俗几甚。

水调歌头 其二十五 辛亥中秋和陈次贾,用坡仙韵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万里净无翳,一镜独当天。老蟾痴兔顽甚,阅世几何年。

任尔炎凉千变,不改山河一色,爽气逼人寒。何必乘槎去,直到斗牛间。

叹常娥,元不嫁,只孤眠。古今遗恨,不能长似此宵圆。

我有竹溪茅舍,办取金风玉露,一笑四并全。细和坡仙句,低唱教婵娟。

挽吴鹤林尚书三首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凤翥鹤林邑,来仪鸳鹭群。
陈谟倾帝听,摛翰媲皇坟。
位且践台斗,心惟寄岫云。
诏纶方夜下,天曷丧斯文。

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昌黎昔作潮州游,潮人百世称名州。
又闻柳州柳子厚,柳人至今爱其柳。
二公皆以人鸣唐,所至不偶为异常。
卒今江海流落地,化作文物声名乡。
涪南僻在巴子国,地绝中州少人物。
天将儒道淑是邦,曾向先朝处羁客。
河南夫子间世贤,山谷老叟人间仙。
一时辙迹相继至,顿使光价增山川。
尝嗟道从孟轲死,一贯谁能接原委。
又嗟诗自杜甫亡,四海谁能造诗垒。
幸生伊洛续圣传,鸢鱼遂复穷天渊。
从而江右振余响,清庙又得存遗弦。
今踰元佑二百载,草木涪人尚知爱。
文章性命虽匪倖,气象风流久皆在。
惜乎两公生盛时,下与屈贾同驱驰。
涪人则幸公不幸,天下应怨涪人私。

庚子祈雨蒋山赠月老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欲知计寺金谷吏,便是钟山粥饭头。
尔欲朝朝动鱼鼓,我期日日饱貔貅。
几为晓灶炊烟喜,又作秋田渴雨忧。
自有宝公能办供,元凭心上细推求。

送清湘蒋尉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昔插金莲醉五泉,与君抵掌共谈天。
蜀山历遍数千里,荆渚重逢八九年。
了为丹砂行作吏,我无金鼎可求仙。
更怜不是春风手,雪意垂垂送去船。
© 2023 赋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