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齐贤

李齐贤

李齐贤(1288—1367),字仲思,号益斋、栎翁,谥号文忠公。韩国古代“三大诗人”之一。不但是高丽时期卓越的诗人,也是韩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词作家,还是韩国古代民歌整理者、翻译家。著作有《益斋乱稿》(10卷)、《栎翁稗说》(4卷)、《益斋长短句》等。

生平

  出生于高丽忠烈王十四年戊子(1288年),相当于中国元代至元二十五年。当时高丽的首都开城。出身书香门第,其父李瑱是新进士大夫,母亲出自亦有着“三韩甲族”盛誉的月城朴氏,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李齐贤为有着“三韩甲族”声誉的庆州李氏益斋公派派祖。

  李齐贤15岁及第丙科;17岁走上仕途,任录事;22岁任职艺文春秋馆;以后五年,先后历任西海道按廉使、进贤馆提学、知密直司、政堂文学、判三司事等官职。27岁之前他已经声名远播、政绩累累。1313年,高丽第26代国王忠宣王让位于太子忠肃王,自己以太尉身份留居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构置万卷堂,以书史自娱,感到“京师文学之士,皆天下之选,吾府中未有其人是吾羞也”,因召李齐贤来中国以为侍从。李齐贤1315年来中国,1341年回国,在中国生活了26年。在华期间,他遍交名士,与姚燧、阎复、赵孟頫、元明善、张养浩等过从甚密,以为知己。▲

主要成就

  他在中国还历游名山大川,足迹几遍中华。1317年,他以成均馆祭酒身份奉使峨嵋山;1319年,随忠宣王到江南降香游历;忠宣王流放吐蕃,他曾去朵思麻探望慰问,先后到过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西藏、江浙等地,可以说中国是他的第二故乡。1341年,李齐贤54岁时回国。回国后担任8岁忠穆王的老师,并编写忠烈、忠宣、忠肃三朝实录及其他史书。1348年,61岁时再次出使元朝。回国后,被恭愍王拜为右政丞。他提出许多革新建议,但屡遭拒绝,于是心灰意冷,不久便挂冠离职,专门从事著述活动。1367年(相当于中国元代至正二十七年,即高丽恭愍王十六年丁未)去世,享年80岁,谥号文忠公。▲

作者《李齐贤》的诗文

巫山一段云 山市晴岚

李齐贤李齐贤 〔元代〕

远岫螺千点,长溪玉一围。日高山店未开扉。岚翠落残霏。隐隐楼台远,蒙蒙草树微。市桥曾记买鱼归。一望却疑非。

巫山一段云·渔村落照

李齐贤李齐贤 〔元代〕

雨霁长江碧,云归远岫青。一边残照在林坰。绿网晒苔扃。
波影明重绮,沙痕射远星。鲈鱼白酒醉还醒。身世任浮萍。

【黄钟】人月圆 马嵬效吴彦高

李齐贤李齐贤 〔元代〕

  五云绣岭明珠殿,飞燕倚新妆。小颦中有,渔阳胡马,惊破霓裳。
  【幺】海棠正好,东风无赖,狼藉春光。明眸皓齿,如今何在,空断人肠。

鹧鸪天 鹤林寺

李齐贤李齐贤 〔元代〕

夹道修篁接断山。小桥流水走平田。云间无处寻黄鹤,雪里何人闻杜鹊。夸富贵,慕神仙。到头还是梦悠然。僧窗半日闲中味,只有诗人得必

巫山一段云 远浦归帆

李齐贤李齐贤 〔元代〕

南浦寒潮急,西岑落日催。云帆片片趁风开。远映碧山来。出没轻鸥舞,奔腾阵马回。船头浪吐雪花堆。昼鼓殷春雷。

洞仙歌·杜子美草堂

李齐贤李齐贤 〔元代〕

百花潭上,但荒烟秋草。犹想君家屋乌好。记当年,远道华发归来,妻子冷,短褐天吴颠倒。
卜居少尘事,留得囊钱,买酒寻花被春恼。造物亦何心,枉了贤才,长羁旅、浪生虚老。却不解消磨尽诗名,百代下,令人暗伤怀抱。

巫山一段云 黄桥晚照

李齐贤李齐贤 〔元代〕

旷望菰田路,嵯峨柳院楼。夕阳行路却回头。红树五陵秋。

城郭遗基壮,干戈往事悠。村家童子不知愁。横笛倒骑牛。

巫山一段云 长湍石壁

李齐贤李齐贤 〔元代〕

瘦骨千年立,苍根百里盘。横张侧展绿波间。一带玉孱颜。

猎骑何曾顾,渔郎只漫看。诗人强欲状天悭。赢得鬓毛斑。

菩萨蛮 舟中夜宿

李齐贤李齐贤 〔元代〕

西风吹雨鸣江树。一边残照青山暮。系缆近渔家。船头人语哗。白鱼兼白酒。径到无何有。自喜卧沧洲。那知是宦游。

巫山一段云 北山烟雨

李齐贤李齐贤 〔元代〕

万壑烟光动,千林雨气通。五冠西畔九龙东。水墨古屏风。岩树浓凝翠,溪花乱泛红。断虹残照有无中。一鸟没长空。
© 2023 赋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