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书画作品

  沈周的代表作品现在多藏于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藏有精美作品,重要的有《仿董巨山水图》轴(作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沧州趣图》卷、《卒夷图》、《墨菜图》(这两幅原为册页,后合装成卷)、《卧游图》等。南京博物院也藏有几幅沈周精品,其中有《东庄图》、《牡丹》轴,此画作于 1506年,当时沈周已81岁。辽宁博物馆藏有两幅沈周的杰作,一幅是《盆菊幽赏图》卷,画面中树石茅亭,亭中饮酒赏菊者三人,意态优闲,布势疏朗,景物宜人。另一幅是《烟江叠嶂图》卷,作于正德二年(1507年),笔墨之运用,随心所欲,满纸烟恋,诚属沈周82岁晚年杰作。此外,台湾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幅沈周极有名的《庐山高图》轴。

  沈周早年多画小画,40岁以后才画大幅绘画作品,中年画法严谨,用笔沉着,晚年笔墨豪放,气势雄强。 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沈周的代表作品现在很多收藏在中国各大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重要的作品有:《仿董巨山水图》轴、《沧州趣图》卷、《卒夷图》、《墨菜图》、《卧游图》等。中国南京博物院也收藏有几幅沈周精品,其中有《东庄图》、《牡丹》轴。辽宁博物馆藏有两幅沈周的杰作,一幅是《盆菊幽赏图》卷,另一幅是《烟江叠嶂图》卷,它们创作于明代正德二年(1507年),笔墨的运用随心所欲,是沈周82岁晚年杰作。 ▲

艺术成就

  沈周的绘画为传统山水画作出了两大贡献:其一,融南入北,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如沈周的粗笔山水,用笔融进了浙派的力感和硬度,丘壑增添了守人之骨和势,将南宋的苍茫浑厚与北宗之壮丽清润融为一体,其抒发的情感也由清寂冷逸而变为宏阔平和。其二,将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沈周的书法学黄庭坚,书风“遒劲奇崛”,与他的山水画苍劲浑厚十分相似、协调。他又将书法的运腕、运笔之法运用于绘画之中。沈周同时还是一个诗人,至老年“踔厉顿挫,浓郁苍老”。他把这种诗风与画格相结合,使所作之画,更具有诗情画意。

艺术特色

  在绘画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来博取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继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自成一家。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岁以后始拓大幅,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 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所作山水画,有的是描写高山大川,表现传统山水画的三远之景。而大多数作品则是描写南方山水及园林景物,表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幽闲意趣。

生平

  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故里和墓在今相城区阳澄湖镇。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父亲沈恒吉,又是杜琼的学生,书画乃家学渊源。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沈周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蔑视恶浊的政治现实,一生未应科举,始终从事书画创作。他学识渊博,富于收藏。交游甚广,极受众望,平时平和近人,要书求画者“屦满户外”,“贩夫牧竖”向他求画,从不拒绝。甚至有人作他的赝品,求为题款,他也欣然应允。有曹太守其人,新屋落成欲图其楹庑,搜罗画家,沈周亦在其中,隶往摄之,沈周曰:“毋惊老母,旦夕往画不敢后”客人颇不平曰:“太守不知先生,何贱先生于此?渴贵游可勿往。”沈周答曰:“往役义也,岂有贱哉?谒而求免,乃贱耳。”沈周的书画流传很广,真伪混杂,较难分辨。文征明因此称他为飘然世外的“神仙中人”。

  沈周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书法师黄庭坚,绘画造诣尤深,兼工山水、花鸟,也能画人物,以山水和花鸟成就突出。 在绘画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来博取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继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自成一家。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岁以后始拓大幅,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 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 ▲

作者《沈周》的诗文

宜閒

沈周沈周 〔明代〕

黄尘不是海,特地为人深。浮世有穷日,劳生无止心。

从容一樽酒,消散五弦琴。会得其中趣,悠悠万虑沈。

奉和陶庵世父留题有竹别业韵六首 其一

沈周沈周 〔明代〕

旧宅西来无一里,别成农屋傍长川。真堪习静如方外,虽可为家尚客边。

赁地旋添栽秫垄,凿池新滀沤麻泉。北窗最爱虞山色,也似香炉生紫烟。

奉和陶庵世父留题有竹别业韵六首 其五

沈周沈周 〔明代〕

比屋千竿见高竹,当门一曲抱清川。鸥群浩荡飞江表,鼠辈纵横到枕边。

弱有添丁堪应户,勤无阿对可知泉。春来有喜将于耜,自作朝云与暮烟。

楚江秋晓卷三首 其三

沈周沈周 〔明代〕

梦回江上算秋程,水影迢迢积渐明。落木西风连鄂渚,乱山高浪隐湓城。

钟边野寺经僧起,霜里孤帆估客行。往事独悲前席误,不从贾谊问苍生。

赠徐遵诲和刘邦彦韵四首 其一

沈周沈周 〔明代〕

祖宗原自有高勋,少小豪雄藐冠军。竹里行厨青玉案,酒边官妓茜红裙。

洛阳纸贵三都出,夔府沙平八阵分。头白归来惟感慨,却惭多病负明君。

和徐伯仁抱膝偶成韵 其一

沈周沈周 〔明代〕

皂弄仙居未易寻,惟闻抱膝有长吟。人遐杜曲天仍近,径捷终南地不深。

閒漫安排种瓜事,老徒激切佩兰心。秋凉春暖悠然处,风满高怀月满襟。

市隐

沈周沈周 〔明代〕

莫言嘉遁独终南,即此城中住亦甘。浩荡开门心自静,滑稽玩世估仍堪。

壶公溷世无人识,周令移文好自惭。酷爱林泉图上见,生嫌官府酒边谈。

经车过马常无数,扫地焚香日载三。市脯不都供座客,户佣还喜走丁男。

檐头沐发风初到,楼角摊书月半含。蜗壁雨深留篆看,燕巢春暖忌僮探。

时来卜肆听论《易》,偶见邻家问养蚕。为报山公休荐达,只今双鬓已毵毵。

钩弋夫人

沈周沈周 〔明代〕

河洲窈窕天下奇,气不閟灵占者知。深拳握玉春满把,临河一笑为君披。

与君七十仍生子,周公负之画图里。好而不爱情则疑,主少母壮乃媒死。

云阳十里吹香风,丝履故在黄肠空。不应青鸟有遗爱,飞绕灵台怅望中。

九日无菊赏芙蓉

沈周沈周 〔明代〕

芙蓉九日烂尊前,篱脚黄花苦未全。素谓及时番落后,本开迟者却当先。

红妆风露秋无价,白发年光醉有缘。今许满头还乱插,齐山笑口不须偏。

病怀二首 其一

沈周沈周 〔明代〕

衰迟宜静不宜哗,事莫堪怀动叹嗟。病遣稗书还藉眼,老便锡粥又妨牙。

栽花赁地春无主,斫竹开门月过家。任是客来难强酒,小陪清话一烧茶。

© 2023 赋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