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宁

董以宁

董以宁(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作者《董以宁》的诗文

苏幕遮•花间听弹指声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绿初回,红渐出。树树春交,把手轻来折。为底关心攀又歇。

无语无言,自把螺纹画。

爪才修,琴罢拨。啮遍纤痕,独向东风剔。毕竟思量春可惜。

待问分明,瞥去屏山隙。

哨遍• 送孙无言从广陵归黄山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为问先生,且住为佳,何事成归计。却道是、十载趁萍踪,漫逍遥、蜉蝣天地。

季主帘边,韩康市上,阅尽人间世。便功业萧曹,文章燕许,不过如斯而已。

况他家父子是和非,问商山何与乃公事。白社遗民,黄冠故里,犹然迟矣。

再莫羡、扬州佳丽。负了山灵誓。阁梅堤柳,当年几下芜城泪。

绣瓦宫娥,银床宾客,只今名姓谁为记。天台可赋,苏门堪啸,奚必江东虎视。

把芒鞋整顿,归来閒憩。向轩皇、铸鼎旧高台,饵丹砂、身名俱避。

有时来往空庭,一二庄生老子。倘教他日少微星耀,天上来徵处士。

好教童子护柴门,道先生高眠未起。

南乡子•客舍集唐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回首一伤神。暮雨千家薜荔村。燕子不来花着雨,黄昏。

寂寞山窗掩白云。

归思欲沾巾。雨过山城见月新。独在异乡为异客,思亲。

断续鸿声到晓闻。

霜天晓角•辛卯除夜 其二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楚天遥阔。亲署重重驿。应说小儿痴绝,久不见、斑衣曳。

还将墨汁。自写春联帖。并书小字悬门,道以宁、谨谢客。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一 元日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去岁今朝,念母病、扪心私痛。犹记得、支床慰劳,慈恩深重。

此际魂归何处去,黄泉碧落儿难送。便床前、再欲听呻吟,除非梦。

椒花在,为谁颂。荔粉在,为谁奉。只扶携弱弟,麻衣悲恸。

从此屠苏怜最后,亲魂若在应犹共。为悯孙、还尽半杯休,牵牛捧。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二 人日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七叶蓂开,正綵胜、迎欢时节。都只愿、年年无恙,胜如畴昔。

却忆称觞常不御,高堂翻怕逢人日。道待亡、难当世间人,添忧恤。

倏忽里,音容寂。人一去,谁依膝。便占晴占雨,任他凶吉。

捧得宜春煎饼在,行行欲奉高堂食。猛思量、顾我已无人,呼天泣。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三 元夕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月在团圆,却不道、今宵月半。尽处处、笙歌灯火,六鳌争战。

聊煮黄齑呼弟吃,为言吾母肠先断。念生前、曾未越中门,何曾看。

双条烛,烧将短。香一缕,行消篆。想慈亲若在,此时应倦。

妻子相看还有日,新魂独自思儿伴。好同来、早向穗帷眠,何须劝。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五 四月八日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三十无儿,曾累却、高堂心疚。每到得、饭宫悉达,降生时候。

小制红衫供浴佛,病中怯腕亲缝就。愿膝边、早得茹饴人,幢前叩。

堪慰处,兰生又。堪悲处,萱摧骤。念报刘无日,此儿方幼。

泣绕灵筵呼祖母,幽魂若听眉还皱。待施将、金镜法王台,慈云覆。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六 午日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素鞸栾栾,早映却、一庭榴火。无奈是、萱枝新萎,北堂尘锁。

续命色丝空欲系,招魂角黍频教裹。问茫茫天地独何之,归来些。

蹒跚苦,应坚坐。劬劳久,应高卧。愿魂无去此,还防跌蹉。

只听彩船喧竞渡,锦标未夺终怜我。便奠来、桂酒与椒浆,最难妥。

满江红•乙巳述哀十二首 其九 中秋

董以宁董以宁 〔清代〕

记得当初,向膝下、时时欢笑。到此际、剖菱剥芡,团圆偏好。

正待月华犹未冷,高堂已虑金风悄。命小鬟、传语早添衣,频频道。

今夜月,依然皎。今夜冷,凭谁告。念穗帷寂寞,乌鸦飞噪。

欲问冰轮回地底,可能还向慈颜照。奈夜台、一去半年馀,无消耗。

© 2023 赋珂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